活力泉源篇

吃出均衡健康 動出朝氣活力

  西諺有云:「好的腸胃,比好的大腦重要」;台灣俗語則說「吃飯皇帝大」,不管是東西方文化,皆不約而同指出飲食的重要性。

  隨著時代進步,現代人工作生活充滿壓力。雖然說吃飯皇帝大,但忙碌的現代人不是三餐不定時,就是忘記吃飯、暴飲暴食、嗜食辛辣。慢慢地心臟病、糖尿病、高血壓等慢性疾病,因此衍生而出。

  國泰醫院營養師賴秀怡表示,所謂「均衡飲食」,就是人體對六大營養物質(蛋白質、糖類、脂肪、維生素、礦物質和水)的比例正確。「除了比例是對的外,變化要夠多,」賴秀怡說,均衡飲食其實很簡單,但要落實有它的困難度。

  在台灣,一日三餐都仰賴「外食」提供的人口比例逐年提高。長期外食,營養均衡嗎?又會對人體產生什麼影響?她指出,外食的營養問題可分「纖維素不足」、「食物變化不足」、「調味問題」。長期吃口味厚重的食物或身體得不到均衡的營養,可能會影響我們情緒的反應,更會危及健康。

  「纖維攝取不足」即對蔬菜水果類、五穀類等富豐富纖維素的食物吸收較少。纖維素主要存在於植物和穀物中,可降低膽固醇和血壓,預防心臟病和肥胖。它是天然的清道夫,能使疾病產生的毒素經消化系統排出體外。

  近年來衛生署推出「天天五蔬果」的每日飲食指南,意即每一個人每天必須攝取三個拳頭大的蔬菜量、兩個拳頭的水果量。

  「外食的選擇性較少,尤其在蔬果的部份,」賴秀怡指出,正常人每日的水果攝取量,建議兩顆以上,大約自己拳頭大的兩份;但國人的每日水果平均攝取量才0.8顆。

  雖然有些人會以果汁來替代水果;不過,賴秀怡建議,吃新鮮的水果,除了養份不容易跑掉外,量也比較容易控制在適當的範圍內。至於三個拳頭大的蔬菜量,如何攝取?「一般人對蔬菜的印象就是炒青菜或燙青菜,其實青菜可以存在於很多不同的型式,」賴秀怡說,蔬菜分配在很多食物裡,例如一些和肉一起炒的菜,或苦瓜排骨湯、冬瓜湯等湯類。

  主食的部份,她建議,除了白飯、白麵外,也可以選擇一些五穀雜糧來作搭配,例如喬麥麵、五穀飯,或全穀、全麥麵包。

  外食的另一個問題,是食物變化太少。維持健康,人體一天約需四十餘種的營養素;可是沒有一種食物可以同時供給人體所必需的各種營養素。「變化越少,吃到的營養素越少,」賴秀宜指出,大部份人一天吃不到十樣食物,而且每一天吃得都差不多。

  身體就像一台機器,不同的零件需加不同的油,使用不同的保養方式,它才能順暢且健全的運作。食物的變化愈多,會使營養素缺乏症及某一營養素過剩的現象愈少。吃多種食物,亦可減少因個
人的偏好,只偏食某些食物的習慣。

  對於現代人存有要吃出健康,就要吃有機食材的觀念,賴秀怡表示,不一定要吃這些東西才真的有營養,她認為,其實每一天可以更換不一樣的東西吃,例如午餐除了吃簡餐、便當,麵也很多選擇,甚至一些鍋燒,都是午餐來源。賴秀怡建議,不應該只有專注於食物口味,應該去吃多樣的食物,內容變化越多越好,才能吃到比較足夠的營養素。

  現代人的工作型態,越來越多人是整日坐在電腦前。在電腦前的時間比例,往往占掉一天時間的三分之一以上,如果再加上坐姿不正確,很容易就會造成肩頸部與腰部的痠痛。多筋骨方面的酸痛,起因於同一個姿勢悶坐太久,動的時間不夠多。

  「你說他動得不夠;他又放鬆得不夠,」一般人總以為長期悶坐的人,欠缺的應該是多動;國泰醫院物理治療師簡文仁認為,這一類工作性質的人,整個注意力集中在螢幕上,全身的肌肉緊繃,僵著打電腦,他們放鬆的機會還是不夠。

  「我們還要學習放鬆,」簡文仁建議,現代人在檔案下載的空檔、開車紅綠燈轉換的片刻,都應該學習怎麼在有限的時間內,可以把自己放鬆。

  所謂「學習放鬆」,有兩個概念。一個是心態上的放鬆,也就是心靈放下;另一個是肉體肌肉的放鬆。簡文仁表示,在臨床上看到很多人,不論是坐著或躺著,他肌肉都沒有完全放鬆,不懂得怎麼放鬆。

  他說,真正的放鬆,是把你的手舉起來,可以感受到手的重量,放掉後它會呈自由落體落下,而不是停在半空中。
  
  至於該怎麼「放鬆」?簡文仁說,可以透過一個反覆地練習:閉眼、調息、放輕鬆。他鼓勵大家可以先躺著,因為躺著練習比較好練習。躺著、閉眼、調息、放輕鬆,然後再慢慢練習到坐著也可以放鬆。

  「練得好的話,連站著也可以放鬆,」簡文仁以鶴舉例,鶴在休息時,用單腳站,就可以休息。換句話說,該支撐的,它本能會支撐住;可以不去用力的,它就不會去用力,可以去放鬆。

  「放鬆」除了能避免筋骨方面的酸痛,也是舒解壓力一種方法。簡文仁說,所謂的「壓力」,一定有物理性的壓力,屬外力;另外一個是精神上的壓力,屬內在壓力。

  現代人壓力過大,總歸咎於外在環境的壓力,卻忽視自己心態上的放鬆。「你要從生理上、心理上都放掉,才能夠完全舒解壓力,」簡文仁建議,”don't care”就不會有壓力了。不過,身為一個人不可能完全沒有壓力。適當的壓力,才能夠激發人類向上發展。簡文仁表示,現代人應該要「動靜均衡」,尋求「中道」。

  終年坐辦公桌的人,平常就要動一動,不能夠一直坐著、悶著;長時間只用一邊力的人,也應該適時的學習左右互用。這樣不但能防止肌肉不均衡,也能避免脊椎、腰、肩膀的兩邊不對稱,造成脊錐側彎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ps0455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