身殘心不殘 用心舞動生命的力量
不因肢體的缺陷而阻撓心靈的美麗,鳥與水舞集,要以獨一無二的舞姿,旋轉出最動人的生命力量。
文/蔡奕柏 照片提供/鳥與水舞集 攝影/潘人維
星期六的下午,練習教室中,從熱身開始,團員們正奮力的伸展身體,盡力練習以做到老師的要求;一個八拍、一個八拍的不斷重複動作,他們用殘缺的肢體訴說對於生命的熱情、對舞蹈的熱愛。
這是國內第一支由截肢者、視障者以及侏儒症者所共同組合的業餘舞團-鳥與水舞集,由文化大學講師,顏翠珍老師擔任舞集編導,帶領著團員,藉由受限的身體,引導心靈,將內心所看見的美麗世界,在每一個伸展,每一個擺動,每一個旋轉裡展現出來。
面對畏懼 開發潛能
成立於2003年5月,迄今已演出百餘場次的鳥與水舞集,談起最初成立的因緣,擔任舞集編導,同時也是舞團靈魂人物的顏翠珍老師表示,從前在肢障者協會擔任義工時,起初,只是想讓肢障者能夠藉由肢體的運動,來訓練他們的平衡感,在看到截肢者、視障者的不方便後,讓她開始有了想法:希望能夠藉著舞蹈的力量,讓他們更有勇氣去走出自己的自信;去肯定自己的能力。
「從面對自己的畏懼出發,去挖掘自己的潛能;去發現自己的能量。舞蹈的薰陶對她們的殘缺來說,可以是一種彌補;而在藝術上,更是生命力的一大展現」。這樣的想法,也促成了國內第一個結合了不同障別的鳥與水舞集誕生。
重新發現自己的力量
開朗的龔惠敏從舞蹈中找到自信
鳥與水舞集中,由於舞者多數是由截肢者以及視障者所組成,因此在每支舞曲的主題以及編排上,也與一般的舞團有所分別。「將心比心,讓舞者們在舞蹈中,喚起自己從前的記憶;讓心靈中美麗的影像、良善的意念來引導,鼓勵出自己的力量。」顏翠珍老師笑著解釋。而這樣的想法也藉由每支不同主題的舞作傳達到舞者們的心中。
團員也因為彼此的鼓勵,獲得生命勇氣,26年前因一場重大的火車車禍而手部截肢的團員龔惠敏,因為參與了鳥與水舞集,對生命有了新的體會。「人都是互相鼓勵的,我也從別人那邊獲得力量」,她笑著解釋,由於舞集中集合了不同的障別:從視障者的身上,她看見了自己的方便;也看見了他們的不方便。「從彼此幫忙、彼此扶持當中,我認識到發揮自己,給予別人。」而這樣的感受也讓她對自己又多了一層自信與勇氣。
對於龔惠敏利用工作之餘投身舞蹈,原本不過問的家人,態度也轉變成支持投入,「我先生啊,他現在就是我們的義工喔!」她笑著說,一開始,由於練舞結束的時間太晚了,先生便開始接送她練舞,漸漸地,先生也開始在練舞教室中,停留越來越久的時間,從觀看練舞到開始動手幫忙;從不認識到熟悉每位團員;從不了解舞蹈到欣賞意境,最後,不知不覺間,先生也變成了鳥與水舞集重要的一員義工。
從「心」看世界
鳥與水舞集的舞作總是表現出生命的力量
在舞集中擔任團長的林信宏,因遺傳性的視網膜退化病變,使得他在30歲左右視力便完全退化至零,但天性樂觀開朗的他,並不因此而挫折頹廢,相對地,他更為積極的生活著。「我很幸運,因為我看見過這個世界!」他笑著說,而在接觸舞蹈後,他的心靈更為豐富開闊,每次學習新的動作、新的舞步,其中所傳達的意境,都讓他又重新的「看」了一次世界,重新的由「心」再理解了一次世界。
談起迄今最難忘的一支舞,「那大概是第一支舞吧--夜之眼」,林信宏笑著解釋,這隻舞主要在描述一個黑暗中尋找人生方向的勇士,這樣的意境,正是如同許多視障者的世界般,黑暗但充滿了勇氣,特別的是,顏翠珍老師將舞蹈結合了視障者常使用的手杖來表現,「對我們來說,舞蹈結合了日常所熟悉的手杖是很奇特的感受。」林信宏回憶,「結合了手杖,夜之眼在舞台上更清楚的讓觀眾知道了我們的心路歷程」。
由於當時對顏翠珍老師與其他視障舞者,雙方都還不夠熟悉,透過不斷的相處與認識也讓顏翠珍老師開始思考:「要以什麼樣的編排來表現,屬於視障舞者們的第一支舞」。
生命教育的堅持
從2003年迄今,鳥與水舞集在沒有豐富的資源挹注下,顏翠珍老師與團員們攜手走過了4個年頭,今年更在日本拿下了亞洲國際舞蹈大賽殘障組冠軍,但其中的行政事務以及舞蹈的編排教學,都由顏翠珍老師一人一肩扛起,談到堅持的理由,顏翠珍笑著說,「如果現在放棄了,那之前的努力就消失了,但如果繼續堅持,我們就可以更去影響別人。」她進一步的解釋,鳥與水舞集,在每一場的演出中,所展現的生命力,都深深地感動了觀眾,都能讓觀眾重新思考生命的價值,而這樣的力量,在現今的社會中更顯重要,「對我來說,這已經是一個責任-對團員;對社會。而且團員們還擁有很多能量,很多潛力還要發揮呢!」她開心的表示。
在鳥與水舞集中,所有的團員們,因為身體的受限,讓他們反而更用心的去充實他們的生活;因為了解自己,接受自己的不同,也讓他們反而展現了人最基本的情感。「因為缺乏,所以他們很積極的去尋找方法,尋求可以做到圓滿的境界」,顏翠珍老師解釋,在舞蹈中,他們不帶主觀;沒有成見,沒有一般普通人所介意以及考慮的太多問題,對團員們來說,尋求幫助並不是件懦弱的事情,這是更為開放、更為陽光的人生,從他們身上我得到了更多的回饋,如此陽光健康的回饋,讓我從來就不覺得教學苦,這也是我一直走下去的力量!」顏翠珍老師笑著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