相關網站:http://www.bookzone.com.tw/event/cs126/index.asp

目錄:

1 重要的是模式,不是人
鑽石之所以亮晶晶,並不是組成鑽石的碳原子都亮晶晶的,而是因為碳原子的
特殊排列方式。個體單元並不重要,重要的是結構模式。人也一樣。

2 為什麼個人的行為無法預測?
人是「忘恩負義的兩足動物」,如果他的生活都被事先安排得好好的,
他也會想立刻去破壞它,只為了證明自己的能力。

3 我們是摩登原始人
理不理性都沒什麼關係,因為除了理性之外,我們還可以靠著其他方式來做決策,
而且和靠著理性所做的決策選擇一樣好,甚至更好。

4 洞悉市場的走向
根據適應性原則設計出來的市場模型,現在已成為非常有用的工具,
不但可以拿來預測市場,還可以預測在不尋常的狀況下,市場會發生什麼變化。

5 企鵝法則
我們事實上有點像企鵝;缺乏資訊的時候,我們會觀察別人,
盡量蒐集片段的資料。
模仿是一種「社會學習」,使我們在很多情況下變得更聰明。

6 合作是上策
賽局理論推測,在這種情況下,自私自利的人永遠不會合作;
然而,在各種類似的情況下,人們確實會經常合作。這是怎麼做到的呢?

7 為何人喜歡劃分敵我?
我們很多人好像以一種情緒的方式來過濾事實,
以便保護並支持與自己切身相關的團體。這項本能從何而來?

8 為什麼有錢人越來越有錢?
拿一張只有0.1毫米厚的薄紙,假設你可以把這張紙對摺25次,
每次對摺後厚度都加倍,最後的厚度會是多少?

9 未來是可預期的
誰說我們束手無策,非要受制於非預期的後果不可?
我們現在有機會做得比以前更好。

誌謝
附注

前言

找出隱藏的邏輯

  一九七○年代早期,絕大部分的人似乎都相信,社會上種族隔離的現象,和種族歧視大有關係。在美國的很多大城市,如紐約、芝加哥等,黑人大多聚居於城市中心,過著極度貧窮的生活;白人則住在相對較為富裕的郊區。研究發現,在商業領域、僱傭、待遇及升遷上,普遍存在著種族偏見,房地產業更是想盡辦法,不讓黑人住進白人的住宅區。種族歧視和隔離現象的關連性,似乎顯而易見。儘管如此,馬里蘭大學的經濟學家謝林(Thomas Schelling)卻懷疑,種族隔離現象也許和種族歧視沒什麼關係,可能大家都忽略掉另一個比較不明顯、卻更重要的因素。

  謝林設計了一套很特別的方法來探索自己的想法。他利用西洋棋盤和兩種不同的硬幣,西洋棋盤的方格代表房子,硬幣代表人,深色的硬幣是黑人,淺色的是白人。首先,他在棋盤上放置一樣多的深淺硬幣,然後將硬幣隨機混合,代表整個社會。接下來,他設立一些簡單的規則,來移動硬幣,他要看看硬幣的分布狀態是否會隨著時間發生變化,而有哪些假設會影響人的移動。

  在第一個實驗裡,謝林假設每個人都有強烈的種族歧視,只要周圍有一個非我族類,就立刻搬家。他利用這個規則,逐一檢視每一枚硬幣,看看是留在原地不動,還是會搬到附近空著的方格。果然,他發現很快就出現種族隔離的現象,同類的硬幣聚集在一起。種族歧視會引發種族隔離——這是必然的。

  但是如果我們反過來問,種族隔離一定是種族歧視造成的嗎?這就是另外一回事了。為了回答這個問題,謝林又設計出第二個實驗。這次他退一步假設,每個人都不在意和什麼種族的人為鄰,只要自己不是極少數民族就行了。謝林考慮的,是人性中的真實面;一個白人可以有黑人的朋友和同事,也不介意住在黑人居多的社區,但心理上,他還是不喜歡變成整個社區裡的「唯一」白人。這並不是我們通常所說的種族歧視心態。謝林假設,所有的人都會維持不移動,除非他們察覺到自己左鄰右舍的同一族群少於某個比例,譬如說百分之三十。

  你可能會預期,因為每個人都樂於族群大融合,所以會維持實驗開始時的分布狀態。不過,謝林得到的結果會出乎你意料之外:硬幣最終還是隔離成壁壘分明。圖一是這個實驗的現代電腦版本,你可以看出原先均勻混合的分布,如何自然變成彼此隔離的分布,雖然沒有哪個人想造成這種結果。

  人們不想成為社區裡的少數份子,結果反而完全破壞了社區的混合狀態,這說來還真弔詭。在一九七一年,謝林發表了一小篇論文,指出下面這個很詭異的結論——即使人們心中完全沒有種族歧視,種族隔離的現象仍舊存在,就像油和水不會混合一樣,受到某種類似物理定律的規範。

  謝林設計的種族隔離遊戲,是社會科學的空前經典。顯然,在把種族隔離現象歸咎於種族歧視之前,最好先想想是否有其他的原因。這個實驗也傳達出一個更普遍的訊息。我們通常認為,一個團體或一群人的行為,應該直接反映出構成此團體的個人特質;如果發生暴動,一群人上街砸店燒車,我們通常會認為這是團體成員的怒氣發洩,進而尋找他們生氣的原因。但若根據謝林的實驗推論,這種想法很可能是誤導,至少有些社會事件的結果,和每個人的渴望或動機、習性或態度,並沒有什麼明顯的關連。人類社會的運作方式,無法單憑我們的直覺去解釋。

  不過,謝林的研究也提供了一項正面的訊息——要了解人類社會的行為,可能有一種更簡單、更直接的好辦法。不同於以往只從個人心理學方面下手,我們也許可以把人當成一個個遵守簡單法則的原子或分子來看待,然後設法找出這些引導群體行為的法則和模式。謝林暗示,表象複雜的社會行為,背後的起因可能很單純,而經由各種測試,我們或許就能找出這些隱藏的邏輯,就像我們找出原子和分子遵守的物理定律一樣。本書探索的正是這種理念,以及它帶來的科學變革。

  幾年前,我還在擔任《自然》期刊編輯的時候,就注意到有很多投稿的論文作者,很認真地在找尋和人類社會有關的數學規則。現在回想起來,我終於知道這是怎麼回事了。經過多年的漠視,研究人員終於開始認真對待謝林的思考方式了。在此同時,一種我稱之為「社會物理學」的現代研究工作,也開始蓬勃發展。我認為,現在我們正站在歷史上的重要時刻,將親眼目睹社會科學的劇烈革命,劇烈的程度有點像物理學上發生過的「量子革命」。

  或許現在離發現人類社會的精確「定律」還很遙遠,但科學家已經發現,人類的社會行為裡有類似定律般的規律,而且這些規律和所謂的個人自由意志並不牴觸;我們仍是完全自由的個體,可以隨意採取行動,但集合在一起之後的群體行為,卻是可以預測的。這有點類似物理現象中的情形:雖然在原子的尺度上是一團混沌,但在熱力學或行星運動上的表現,卻非常精確。

  一些偉大的哲學家或社會理論學家經常會問:「如果……會怎樣?」——如果每個人既貪婪又自私,會有什麼後果?社會能不能照常運作?或者最後會整個瓦解掉?如果每個人在做任何決定的時候,都只一味模仿別人而不做自我判斷,會有什麼結果?會使社會結構發生什麼變化?可惜這些思索絕大部分都徒勞無功,因為牽涉其中的人數增加到十個、一百個之後,因果關係迅速交織成龐大的網,問題的複雜程度就不再是人腦能處理得了的。今日的科學家已經學會利用資訊科技,借助「虛擬」的社會科學實驗,尋求「如果……會怎樣」這類問題的答案,以此來探索最基本的社會現象。

  我在這裡想舉一些例子,是最近社會物理學領域內令人非常興奮的一些發現。我並不想假裝說這些發現已達完成的階段,只是想用來說明,為什麼我認為它是一種極為重要的思考方式。我深深覺得,了解群體行為的發生機制以及演進法則,是我們這個時代最關鍵的挑戰。從全球暖化、環境惡化,到重申禁止核武擴散,人類正面臨空前的嚴重問題,而這些問題的主軸,就是我們無法掌握群體的社會行為。當然,我也並不期待社會物理學有什麼偉大的發現,能把這些問題全都解決掉。

  如果我們真的想為人類社會和我們的世界,闢出一條安全的前進道路,我認為它會像前人的腳步一樣,是一邊摸索一邊前進的。但如果我們能認識到那些影響群體行為的潛在因素,我們摸索前進的技巧將會大幅提升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ps0455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