調養生息篇 

調和喜怒 修身養性 

  中壢新國民醫院及台北博仁醫院主任醫師黃建蘭表示,健康的定義很廣,除了個人身心靈整體健康之外,還要加上人與人之間、人與自然間的正常健康關係。

  有些人不管工作或生活多麼繁忙,都可以依依克服,過得愉快自在;但也有些人會滿腹牢騷,嫌棄工作或生活上的麻煩,往往也會造成工作、生活、人際關係上的困擾,其實這些都是「心態」不正確所引起。

  人常常會受到情緒的影響,容易感情用事。當心情好時,對什麼都滿意,心情不好時,看什麼都不順眼,也就是對外界的刺激採取直接的反應。但是唯有具備跳脫情緒的智慧,懂得如何讓自己心態時時維持平衡,才能真正擺脫無明煩惱與壓力。

  當我們能在「清淨」的前提下,才不會為情緒所左右,能理性觀察,用智慧分析判斷,以求滿意順利。黃建蘭表示,通過和暢性情,以消除有害的情志,才能創造良好的心境和情緒。

  中醫有外淫六邪致病,另有七情內傷,內因而致之病。御絨中醫診所院長廖婉絨指出,七情為「喜、怒、憂、思、悲、恐、驚」,七情太過則影響神經及內分泌系統而加重病情。

  《證治百問》說:「人之性情最善暢快,形神最宜煥發。」相反,若「積憂不已則魂神傷矣,憤怒不已則魄神傷矣,喜怒過多神不歸室,憎愛無定神不守形。」 說明七情過激對人體危害很大。

  平常的生活中,不如意的事是常有的,怒、憂、悲、恐等不良刺激不時而生,要創造良好的心境,往往需要以理抑情,自我調節,平時應加強意志鍛煉,培養坦然承受的心性。

  遇到情志激變,發生心理疾病時,在中醫心理療法中,可透過言語開導法、移情法、暗示法、擱置法、調換法、宣洩法等進行排解,自我安慰,自我感悟,從而和情安神。

  身處複雜現代社會中,如何提高在複雜環境下的應變能力,改變不良性格及壞習慣,陶冶性情,養成平和寬厚,誠實謙遜,自尊自律,樂觀向上的性格,應是每個現代人面對身心議題時,都應具備的態度。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ps0455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