良師小檔案:

 陳文龍,1959年生,台中一中、成功大學工業設計系、大同工學院機械研究所畢業。1986年進入三陽工業研發部門擔任設計師,1年後即升任課長。1988年設計部門自三陽集團獨立,由陳文龍負責籌組Nova Design──浩漢產品設計公司,現任總經理。公司據點遍布台北、上海、廈門、米蘭、矽谷及越南胡志明市。全球共有200多名員工,是目前亞洲規模最大的設計公司。

 陳文龍擅長設計管理與交通工具設計,具20年設計實務經驗。曾任中華民國CIDA工業設計協會理事長、日本Design Today顧問。並於2005年受邀擔任德國iF設計大獎首位華人評審委員,在台灣享有「設計老闆第一人」的美譽。

 學員小檔案:

周驊,1978年生。成功大學工業設計系畢業後,曾於迎廣科技擔任助理設計工程師,負責電腦機殼設計。隨後遠赴義大利米蘭Domus Academy設計學院進修工業設計碩士學位,回台後進入巨大機械公司(GIANT)從事女性自行車及相關周邊產品的企劃、行銷工作。

 未來她希望能朝向設計管理的目標發展,期待能利用這次與總經理面對面的機會,了解如何成為一名管理全球200多名員工的設計管理者。

 周驊(以下簡稱周):工業設計在20年前是非常冷門的科系,你當初為何會選擇念工業設計?

 陳文龍(以下簡稱陳):從學生時代我就滿喜歡畫畫,有次成大工業設計系在台中圖書館辦畢業展,主題是沙發,我覺得很有趣,就跑去看,這是我和工業設計的第一次接觸。後來考大學我志願填的都是建築、工業設計類。

 大學時代,看到一本剛創刊的《Auto & Design》雜誌,有一期介紹一位義大利汽車設計師喬治亞羅(Giorgetto Giugiaro),電影《回到未來》(Back to future)中的跑車,就是他的作品。

 我覺得這個人滿傳奇的,就開始研究他。第一次去日本出差,我從《Auto & Design》雜誌上查到,日本銀座有一個喬治亞羅的專賣店,我還專程跑去朝聖,拍了一些照片。因為對喬治亞羅的崇拜,也引發出我對設計汽車的興趣。

 周:進入三陽集團,一年就升上課長,是什麼樣的機運,讓你能夠從一名設計師,變成一名管理者?

 陳:喬治亞羅算是我的偶像,當時心中就一直想要仿效他。進入三陽後,我也很積極的想組一個設計部門。

 後來三陽工業想自創品牌,我抓住這個機會,進入三陽第2年,我們就去找義大利的設計師合作。

 當時我是從《Car Styling》雜誌找到的資料,戒嚴時代打國際電話是要申請的,我還打越洋電話到義大利,直接找到那位設計師。當時也沒有傳真,要寫好英文信,再請人打成電報,傳到義大利的公司。後來這位設計師,也成為浩漢現在義大利的設計總監。

 那個年代設計師不受尊重,都是被叫做「美工」(台語),升上課長後,我認為設計師在傳統的工廠,受到傳統組織的管理不太好,就向主管提出設計部門獨立的想法。進入三陽第3年,我們就從三陽研發部門獨立出來,成立浩漢設計公司,三陽仍然是浩漢的最大股東。

 從學會看財務報表開始

 周:你從設計師轉變成為管理者,有什麼不為人知的辛苦?

 陳:剛開始我們確實不會管理。我記得第一次報告財務分析時,三陽的主管還用台語對財務部門的主管說:「啊,他就不懂啦,你教他一下。」我的壓力很大,很多管理、財務的知識,都是後來慢慢學的。

 我當然不可能自己去做財務報表,但要先看得懂。我姊姊是學財務的,她就教我怎麼看財務報表。只要我在台灣,星期一進公司第一件事,一定是先看現金流量、財務報表,這已經變成一個習慣。

 成立浩漢時,台灣的設計環境還不成熟,剛開始溝通也遇到很多困難。好比設計師不穿制服,模型師要穿制服,這樣就可以吵到翻掉。我當時就說:「那我先穿制服吧!」那段時間我天天穿著制服,慢慢讓喝咖啡的設計師,和穿制服的師傅彼此開始了解。

 周:管理全球不同文化背景員工所產生出的不同問題,您又是如何面對?

 陳:我想妳待過義大利,曉得義大利人對於工作的態度,和我們很不一樣。

 各國設計師一定有文化的差異,但不代表能力好壞,要尊重不同國家設計師做事情的方法。例如義大利設計師,就沒有辦法像台灣設計師,在高度壓力下完成工作,那就不要給他們太大壓力,最後我看的還是結果。

態度決定你的國際觀

 周:你們有全球輪調的機制嗎?怎麼樣運作?

 陳:我們讓設計師有機會到國外輪調,但如果設計師一到米蘭,假日就待在房間不出門,也不去看展覽、博物館,我也有眼線探聽,我對這個設計師的印象就會打折扣。全球輪調會看到不同設計師的特質,我自己也把它當成挑選人才的機會。

 不管是被迫也好、自願也好,國際化現在已經是不得不的趨勢,最重要的還是態度。到國外有展覽我就去看,那是一種自發性的習慣。

 周:浩漢在上海也有成立分公司,能否談談這行的中國經驗?

 陳:投入上海以後,浩漢才真的變成一個國際公司,這是拜中國的崛起,我們在大陸競爭對手都是全世界最頂級的廠商。

 在管理上,我們研發出一套「知識管理平台」系統,讓我們2003年到上海成立分公司,第2個月就開工。這套系統先從部門細分,每個設計師都有一個編號,他們的產值都被整套系統管理,比如畫的圖有沒有常被客戶選中,表現都會累積、記錄。假使我要找出公司產值最高設計師的前10名,電腦系統就會自動排序。

 周:大陸設計人才跟其他國家比起來,有不同的地方嗎?

 陳:台灣設計師往往會抱怨大陸設計師的品味不好,我說:「如果大陸設計師和你一樣棒,那你的機會在哪裡?」

 我常跟台灣員工說,在大陸員工面前不要講台語,要懂得尊重。他們可能比我們都聰明,只因過去成長的環境沒有機會接觸到美,一旦有機會,很快就會超越我們。

 現在的競爭就是這麼現實。一個台灣的設計師大學畢業我付3萬元,大陸我付8千元,他可能做出和你一樣的東西。公司要賺錢也沒辦法,要用最低的成本,獲得最高的利潤。

 有實力,還要有好EQ

 周:要成為一個頂尖的設計人才,有什麼挑戰?

 陳:視覺是非常直覺的,設計的過程中,需要更多的EQ。

 記得有次設計比稿,最後選上是我的圖,但我知道客戶最後一定會問說,是不是義大利的設計師畫的?我那時候很年輕,就照實回答說,不是。客戶馬上說:「難怪我看起來就怪怪的。」最後結果就會翻盤。

 即便現在,客戶只要聽說是義大利米蘭設計師畫的,一定會很高興說:「哦,難怪這麼棒。」

 美學是一種品味,台灣現在的設計發展,還沒有到一個工程人員可以完全尊重一個設計師,或是市場行銷人員,因為對設計師美學的尊重,而同意在市場上做一些妥協。

 台灣的設計產業要發展,設計師的地位一定要在企業裡到達一定的位置。如果一個設計師能爬到經理、協理、甚至副總級的位置,表示他能做到事和人和,很多事情就可以推,設計師的專業才有可能被肯定。

 「陳文龍評語」

 Cassandra(周驊)去過米蘭,也從事設計相關的工作,我覺得她有很大的機會。

 想成為管理者,一定要懂得向上管理。有什麼理想、想做什麼事,就要試圖讓主管認同自己的想法。我從一開始進三陽,就在做向上管理。以前在工廠實習住宿舍,我知道主管在加班,每天我都要坐交通車回來,然後我也加入加班,讓主管每天都看到我,慢慢知道、了解我這個人,有機會跟他溝通、報告,你就會在主管眼中出現。

 「周驊學習心得」

 在浩漢設計,我和十幾個設計師全程用英文一起brain storming,還有米蘭、美國的設計師參與討論,發想出一堆瘋狂有趣的創意。下午到交通工具事業部參觀,見識到浩漢有系統的分工模式,無論是企研、製圖、色彩研究到油土製作,各個環節都有清楚的流程。

 目前的工作做了3年半,有一點瓶頸,自己還滿徬徨,擔心會落後。今天跟陳總對談,發現自己的人格特質和想法,有許多地方跟他滿接近的,他的成功經驗是我的標竿,未來我自許能成為一位設計管理者。

 資料來源:cheers雜誌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ps0455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