永和→烏來深山
為了及早養成獨立思考能力
  白鷺鷥成群低飛過南勢溪谷,金爍的陽光放肆地潑灑在碧翠的層疊山巒,是黃麗美和一雙兒女賴文中、賴文柔每天都享受得到的悠然美景。

  來自永和的他們,正住在「娃娃谷45號」——位於台北縣烏來深山處、體制外小學「種籽學苑」的操場旁。和這麼可愛的地址及周遭的美景不大相稱的,是黃麗美一家三口的住家。

  木頭搭建的老朽平房,凹凸不平的水泥地,髒污的牆壁,流竄的老鼠與因陋就簡的家具。擺著三張桌子的空間,充當客廳兼書房,隔壁是通舖臥房,再過去一間是廚房,衛浴另在屋外。

  兩年半前,黃麗美在先生的鼓勵下,放著學區內的大學校秀朗國小不念,為了讓孩子能免去通車之苦就讀種籽學苑,大老遠帶著孩子從永和市區的公寓大廈搬來深山裡的陋室。

  公婆不滿地認為,這根本就是「吃飽換夭(閩南語意指餓)」、沒事找事做,但是黃麗美和孩子們卻甘之如飴,覺得「住在這裡真的很享受!」

  但是黃麗美和先生卻深信,孩子們就讀體制外的小學,能較大班教學的傳統小學,更早養成獨立見解與思考能力,盡早找到人生的方向,而這才是21世紀教育的主軸。

  在種籽學苑92名學生中,只有3名烏來鄉在地學生,其餘都是大台北地區甚至外縣市慕名而來的學生,有的學生搭校車通勤,有的舉家就近租屋、購屋,住在附近的新店花園新城社區一帶。

台北→澎湖七美→宜蘭
重拾學習的熱情和自信
  場景來到澎湖的二級離島七美,常住居民不過幾百人的小島,今年2月來了兩位不速之客。

  43歲、原本從事廣告、企劃工作的陸怡,放下妻女,帶著五年級的兒子陸鈞遠離台北,轉讀七美國小,父子倆就蝸居在海邊一處廢棄九孔養殖池的器材室裡。

  不忍心看到活潑好動的兒子,因為被台北的班導師取了個「陸白目」的綽號,而影響學習自信心;陸怡在偶然機會下,毅然決定帶兒子遠飛到七美療癒。

  在七美的日子,陸怡以規劃搭建兒童營隊基地為生,兒子陸鈞則是上課、游泳、學釣魚,父子倆沉澱放空了一學期,陸鈞也已經重拾學習的熱情與自信。

  9月開學,陸怡將和陸鈞再度遷徙,飛往宜蘭頭城的公辦民營小學人文國小就讀。

台北→彰化→宜蘭
為了躲避無情的作業與測驗
  順著陸怡父子的腳步,焦點再轉到青蔥蓊鬱的蘭陽平原,這裡聚集了更多「新移民」。

  住在台北市吳興街的李麗玲,因為受不了兒子的小學老師出的作業多到孩子時間被卡得死死的,而且考卷試題動輒上百題,連體育課的躲避球都可以用考卷測驗!她於是放下百萬年薪的保險業務員工作,陪著兩個兒子尋找理想中的小學。

  兩年前,李麗玲帶著兩個兒子,從台北市搬到彰化鹿港,在體制外的苗圃實驗國小就讀;後來因為理念認同問題,又從彰化轉到宜蘭頭城人文國小,李麗玲也在校內擔任祕書。

  現在,連先生也從台北搬到宜蘭,一家四口租屋住在學校附近,先生過著每天往返台北宜蘭的上班通勤生活。

  在人文小學,像他們這樣從外地來的遷徙家庭就占了1∕3。

棄主流‧教育不只為智育
  不論是搬到山巔、海濱,還是台灣後山、離島,也不管是為了遠離有問題的老師、過多的課業,或只是想讓孩子更獨立、更有自信,近幾年來台灣已經興起一波現代孟母遷徙潮。

  這些仿效2300年前孟母三遷的現代新孟母、孟父們,有一個共通點——就是台灣現行的小學教育體制,似乎都不能滿足他們的需求!

  過去,家長沒有多少選擇,頂多只有少數的富裕家庭,可以讓孩子讀昂貴的私立小學、美國學校、森林小學。如今,在少子化、全球化競爭的推波助瀾之下,一些不同型態的體制外小學順勢而生,不惜遷移成本的家長也愈來愈多!

智育不是唯一,競爭力新定義
  當再好的首都學區仍留不住家長出走的決心,再遠的遷徙距離也阻攔不了家長嚮往的意志力;甚至不惜甘冒一家分隔兩地,成為「被迫單親」的家庭時;許多人不禁要問:台灣的小學體制與教育現場,到底出了什麼問題?
「台灣的小學體制供應的是套餐,大家吃的都差不多;但是現在的家長想要吃buffet(自助餐),菜色要有更多的變化和選擇!」教育廣播電台主持人、台北市家長教育成長協會理事長林文虎比喻。

  在全球化的創意經濟時代,未來所需要的人才已不同以往,競爭力的定義也正被改寫。

  但是已經展開十年教改的台灣,公立小學仍普遍以智育做為衡量學生的單一指標,不少教育現場的老師,對智育的信仰更是奉行不悖。

  整個教育的氛圍,並未因為十年的教改而有不同,寫不完的評量作業、趕不完的課後補習、比不完的成績排名,依然是家長與小學生揮之不去的夢魘。

  知名旅行作家丘引回想13年前女兒周寂琦剛念小一時,導師對班上學生成績要求嚴厲的理由,竟然是「為了讓學生以後能考得上明星高中」!

  台灣的小學生,從小一就得上緊發條,為了九年後的高中基測做「暖身」?

  「我說,我並不打算讓我的孩子讀明星高中,老師你可不可以讓我的孩子快樂一點就好?」丘引訝異之餘,如此回應老師的長程作戰目標。

教學沒熱情,委屈的是小孩
  李麗玲提到,現在升國二的大兒子剛上小一時,家長之間見面時,劈頭第一句話就是問:「你孩子考得好不好?」「數學讀得怎麼樣?」「補習怎麼樣?」「為什麼不是問我,你的孩子快不快樂?」李麗玲不解地表示。

  媒體工作者出身的蔡文婷和先生卜華志,也為了讓兩個兒子念人文國小,一年前從台北東區舉家遷到宜蘭。

  她認為,傳統小學的課程很趕,孩子得不斷地寫、背課文,「我不知道其他父母在不在乎孩子的感受,但是,我很在乎那個感動!」

  曾服務於行政院主計處的葉泰煌,為了讓一對兒女轉到宜蘭念公辦民營的慈心華德福小學,六年前自願請調到宜蘭東光國中當行政人員,太太也從台北地方法院請調為宜蘭永樂國小的行政人員,全家定居宜蘭。

  葉泰煌回想兒子的小一老師,對家長和學生的態度極為冰冷。他說,有次這名老師看到兒子葉乃瑋座位周圍有垃圾,竟掐著孩子的耳朵,拎著整個人過去撿垃圾,讓孩子破皮流血。

  葉泰煌苦笑地說,「體制內不是說沒有熱情的老師,但就看你碰到誰!」

  從小學開始,台灣的教育現場狀況百出,升學主義的舊包袱、只看重智育的狹隘標竿、正確答案式的教學、過於競爭冰冷的環境,加上一些沒熱情也不適任的老師,令許多家長忐忑不安,因而毅然決定轉身離開。

教改緩慢,父母只有自救
  儘管對於現行教育體制無力,但是陸怡不怪學校、也不怪老師。他呼籲,當教育改革的進步緩慢時,「家長得跳下來自救,不然誰來救你的孩子?還在原地等待教育政策改變嗎?」

  他比喻,學校像是工廠的生產線,按一定的規格,大量地生產、管理;孩子就像產品,生產過程中,壞了就壞了,瑕疵品很容易被擱在角落,沒人管。

  「能變化的,只有父母,家長應該要拿回教育權,不能讓孩子照著系統走,」陸怡相信,家庭跟學習是不能分開的,家長自己要投入教育,修正、彌補國家機器底下,教育生產線的不足。

  「每個孩子都不一樣,如果只有一種選擇,就有很多孩子被犧牲掉!」蔡文婷坦言。當上小學好比買樂透,沒幾種彩券可買;至於抽到什麼樣的老師,更是賭運氣,就憑孩子的造化。

  於是,一場父母學著放手,背棄主流教育體制,從教育當局手中奪回教育發球權的實驗與革命,正在全台灣隱然成形。

新聚落‧逐特色小學而居
  可惜的是,台灣的小學樣貌並不夠多元。公立小學多以智育為尊,私立小學更是勤管、嚴教。而體制外的小學,雖然提供了家長另類的選擇,但學費往往昂貴得令人咋舌,一學期動輒6萬至15萬元不等,並非一般家庭負擔得起。
然而2002年起,宜蘭縣頭城與冬山分別出現了人文及慈心華德福兩小學,是台灣絕無僅有的公辦民營小學,終於給了一般收入家長一個全新的選擇機會。

  顧名思義,這兩所學校一方面以獨有的教育理念辦學,好像私立學校一樣,但卻是由宜蘭縣府補助,收費就跟一般公立學校一模一樣。

  公辦卻民營的特殊合體,很快地成為一群主動追求更多元開放教育環境的家長們,眼中的另一片新天地。於是,在體制外小學、公辦民營小學周遭,逐漸形成特殊的教育聚落。

就近照顧孩子,父母成新移民
  台北縣唯一一所試辦多年的公辦民營小學——烏來種籽學苑,由於縣政府未給予等同公立小學的補助,因此收費仍宛如私校,一學期學費要6萬多元;但是自由開放的辦學理念,依然吸引家長目光。

  在距離烏來約半小時車程的新店花園新城住宅區,就聚集了一群為了讓孩子方便就近念種籽,租屋甚至購屋而居的家庭。

  黃麗美算算,種籽學苑92位學生的家庭中,約有1∕3、約15戶到20戶住在花園新城,開車半小時以內到學校。種籽實小校長舒兆瑞也是住戶之一,他笑說,種籽實小的學生家庭,可以說一直是花園新城住戶的基本盤!

  而在宜蘭這個台北後花園,由於兩所公辦民營小學逐漸打響名號,這幾年除了退休銀髮族、炒房投機客紛至沓來,更吸引了一批批特殊的新移民——現代新孟母進駐,儼然成為新孟母的大本營。

苦與甘‧孟母路挑戰多
  但事實上,沒有人願意做孟母、孟父,這是沒有選擇下的選擇。為了孩子,孟母、孟父在追尋理想中的教育桃花源時,通常得面臨「被迫單親」的第一個難關,忍受一個家庭分隔兩地的煎熬,不僅僅是感情的信任大考驗,教養與經濟責任也將分開落在父母兩人肩上。

  隨後還有兩地的交通往返、經濟負擔與環境適應問題等,都將是可預見的生活挑戰。

苦/家庭分隔,多地奔波
  雲林縣政府祕書陳振淦和太太鍾嘉惠,為了兒子的教育環境而搬家,已經不是第一次了。

  以前他們住在台北木柵,為了就讀新店的一所森林幼兒園,搬到新店花園新城。後來陳振淦前往苗栗卓蘭全人實驗中學當副校長,妻兒也隨行住在全人社區,兒子便就近念內灣國小。

  兩年前,陳振淦要赴雲林擔任祕書一職,夫婦倆為兒子選擇了宜蘭人文國小。

  在教養上,鍾嘉惠覺得還不算太吃力,「比較累的是『多地奔波』!週末時間都花在路途上,」鍾嘉惠表示,一家人約兩星期碰面一次,地點有時在鍾嘉惠的老家台北、有時在陳振淦的老家新竹,有長假時,母子才去斗六探望先生。

人生地不熟,挑戰適應
  除了感情上的牽掛,新孟母們在生活上的適應挑戰也不少。

  三年前,全家從台中清水鎮搬到宜蘭慈心華德福小學的家長于利本,回想剛來宜蘭時,路都不熟,宜蘭鄉間小路多,又缺乏大眾交通工具,「前半年都在迷路狀態,還好有裝一台衛星導航,都靠它了!」他笑著說。

  比起台中溫暖少雨的氣候,宜蘭濕冷的冬天,直讓他們全家不敢領教。于利本搖著頭笑說,花三年才適應水土。

  而原本在台中經營有機食品店的于利本,到宜蘭後找了塊地,學著種植有機稻米,務農為生;也結合慈心華德福小學的農耕課,推廣有機稻米蔬果。

  他指出,宜蘭的工作機會少,但他建議移民家庭,可以試著過簡單的生活,日子還是過得去。

甘/孩子快樂,改變內在特質
  這群新孟母所追求的,不是智育成績,而是更包容、更多元、更寬廣的學習空間,帶給孩子人格、態度與創意的養成。

  兩年前從台北市民生社區搬來宜蘭的周秀韻,兩個女兒原本非常適應台北的公立小學,成績表現也很優異,但來參加過人文國小的夏令營後,直說:「為什麼上學可以這麼快樂,讀書可以這麼好玩?」
「孩子對學習是有興趣,才會全力去學習,這是很重要的一件事。雖然她們很適應體制,但學習可以有更多選擇性,」因此周秀韻將女兒們轉學來人文。

  去年,周秀韻的大女兒翻了翻台北和宜蘭同學寫下的畢業紀念冊留言,發現台北的同學寫的都是「你品學兼優」、「祝你以後考上好高中」等留言。宜蘭同學給的回饋則是,「你很愛笑」、「你很親切」等感想。

  「可見台北的孩子看到的,完全都是學業上的表象,這裡的孩子看重的卻是一個人內在的特質,」周秀韻感慨。

學習規劃,更具未來競爭力
  他觀察,本來比較被動的女兒,在人文國小彈性自主的空間裡,學會自我規劃時間,也更講求讀書方法。

  「很多家長期待看到的東西是『分數』,但是我認為孩子懂得去學習的方法,未來就不怕銜接問題,」周秀韻說。

  在沒有課本,而是讓學生在圖畫紙般的工作本上,用蠟筆繪圖、抄寫老師黑板上授課內容的慈心華德福,還按照德國華德福教育體系的傳統,安排有非常多手工藝課程,激發孩子的創意。

  葉泰煌認為,孩子在華德福受教育,自信與創意能被保留住,「有自信、有生命力的個體,應該是更有競爭力的!」

  儘管台灣現行的小學教育體制並不夠多元開放,選擇性也不多,但是這群現代新孟母們普遍相信,升上大學是個途徑,但絕對不是孩子唯一的出口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ps0455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